上周在一个饭局上,朋友小吴忽然叹了口气,“上班第二年,感觉自己快废了。”
小吴在一家企业做财务,平时工作很忙,经常要加班赶报表,好不容易出来一次,跟朋友们吐槽一下我们都理解。但是小吴说,“我说的不是身体的累,是心理上的废”。
上班才第二年,怎么就忽然感觉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呢?小吴一提,没想到饭局上每个人都表示有同感。虽然同样在上着班,干着同样的活,但是心理状态已经和当初入行时不一样了。
PinkMonster:上班第二年,我变得不想出门了
从来没想过,我会变成一个宅女。当初刚毕业时,我对未来的职场生活充满期待,当时的想象中,上班生活是这样的:早上早早起床洗脸吹头发化妆,每天雷厉风行地处理完工作,下班后给自己做一顿精美的晚餐拍照发朋友圈,一发薪水就喊闺蜜们出去逛商场,购物,小长假还能去丽江,乌镇旅游一番……
老实说,上班的第一年我真的是这么要求自己的,虽然很累,但看着每天日程表里事情一项项完成,内心真的很有成就感。第一年我很喜欢一句话,生活需要仪式感,我觉得即便是上班族,每天为自己做一顿晚饭,幸福感就能显著提升一个level。
但是每长大一岁,我都会对自己做个总结,工作一年之后,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一直在原地踏步。平时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,除了报表就是报表,到周末消遣的方式也了无新意,除了逛街就是逛街,原本很容易获得的快乐,忽然变得很稀缺。现在我早上宁愿多睡会也不愿意早起化妆,周末很少出门,也很少自己做饭,外卖,空调加网剧成了我的全部业余生活。
我终究不是一个满足于小确幸的人。上次和一位前同事聊天发现人家已经转行了,在一家券商做金融分析师,我在招聘网站搜过,她的职位至少月入15k,而我的工资到目前为止也才8k。那天聊完之后我就决定做出改变。
所以我发现人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总是会变得懈怠,只有跟圈子外的人比较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,像我这样缺乏动力的人,也只有被别人刺激之后才会想到努力。现在我只想早点把之前中断的USCPA重新捡起来,争取早点考出证书,跳槽,加薪,升职。 <<<此处领取USCPA全套备考资料
老李头:上班第二年,我患上了拖延症
去年我买了一本书,叫《克服拖延症》,昨天忽然想起来,才发现包装都没撕开。
上班第二年,我发现整个人都莫名变得很懒散。第一个表现是上班,虽说原来效率也不高,但是基本都在6点干完活下班,现在不同了,不管忙不忙我都要在办公室坐到7点再走人。然后是下班后,本来一直在备考USCPA,复习时间很紧张。但是下班后总要先休息一会,玩半小时手机,刷朋友圈刷微博,再看会电视,最后才终于调整好心态坐到写字台前开始复习,二十分钟后,困意来袭,果断睡觉。过去半年里,天天如此。
也难怪考了两年USCPA,到现在只过了1科。
我知道拖延症的危害,一直在试图自救,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答案。
上周我点开了一个TED演讲,题目叫做《拖延症的心理机制》,演讲者是一位心理学家,根据他的发现,所有人都是潜在的拖延症患者,而事实上大多数能完成任务的人都是因为存在明显的“截止日期”,例如论文或作业的截止日期,例如背负房贷的人努力工作,例如有孩子的父亲会努力为孩子赚奶粉钱。对于更多的人来说,例如我自己,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压力存在,所以拖延一两天根本看不出代价,明日复明日,导致长期拖延。
谢天谢地,心理学家给出了解决方案,那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截止日期。在视频中,心理学家以寿命90年为例画了一张日程表,每个格子代表一周,结果发现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已经被划掉了。
我26岁,打算在30岁前结婚,买房。我本以为那一天会很远,结果那天画完格子后发现,我剩下的时间只有一百多个星期,我瞬间有了紧迫感。
林中飞鸿:上班第二年,我忽然迷茫了
上了两年班,我越来越迷茫了。
当初说要做财务,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,但真正入行两年之后,我忽然发现这行可能并不适合我。
财务是个怎样的职业呢,可以说是技术岗,但换个角度看,也就是个很机械的工作。每天呆在财务部里干活,做账,贴发票,做报表,一个人对着电脑就能干一天活。虽说可以慢慢熬到晋升,由会计熬到主管,经理,财务总监,但我总觉得这种财务管理岗也不是我的职业目标。所以在上了两年班之后我竟然陷入了迷茫,手头的工作不想干,但又不知道跳槽往哪跳。
上个月参加一个同学会,一个老同学听完我的抱怨后一拍大腿,“你想做的不就是既可以利用财务知识,又能够跟人接触的工作吗,这种工作就叫咨询顾问”,我恍然大悟。
在辞职跳槽之前,我想先把USCPA给考下来。一个老师曾经讲过,USCPA这张证书不仅仅是一张会计证书,在咨询,金融,审计等领域中都是高认可度证书,拿下之后再进咨询,比直接跳槽成功率要高很多。
职场一入深似海,工作一年之后,上班造成的倦怠很容易让人养成不好的习惯,拯救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。提升自己之后,眼前的路会开阔很多。